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学习成长 学习成长

英国文官制与科举制(英国文官制度什么时候建立的)

时间:2023-10-15 11:13:01学习成长 68 人已围观

简介 在十八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爆发,随着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推广使用,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使得英国社会的劳动效率大为提高,社会财富急剧增加。正如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当中叙述的那样,资本···

在十八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爆发,随着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推广使用,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使得英国社会的劳动效率大为提高,社会财富急剧增加。

正如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当中叙述的那样,资本阶级,在一百年的时间里获得了比过去所有时代创造的财富总和还要多。英国的海外势力也在不断的扩展,但是盛世之下却存在着巨大的隐患,传统的英国文官任命制度存在着巨大的弊端,英国政府对于各级官员的人才缺口十分庞大。

正在此时,诞生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的文官选拔制度——科举制度进入了欧洲政治精英和社会改革家们的眼中。这一古老的东方制度已经在中实行了一千一百多年(公元587年隋文帝设立进士科考试被视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科举制度的开端)在西方是再一次焕发了生机。

一· 势在必行的英国文官制度改革

同中国封建社会不同的是,英国等西欧国家在罗马帝国灭亡后并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的土地并不是归属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国王所有而是分别属于大大小小的公爵,伯爵、子爵、男爵等。这些数不清的小封建领主们把国家的土地分割成七零八落的小块,这就使得英国的王权式微。

尽管英国王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做了不懈的努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经历了十三世纪的大宪章运动和十七世纪的血腥内战之后,国王的权力被进一步的限制,英国议会实际上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为了维护光荣革命的成果,新贵族和英国资产阶级在英国确立了文官制度。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国王开始拉拢国内的贵族势力,使用的方式也是简单粗暴,直接大肆的任命大地产贵族担任政府的各级职位,是为恩赐官制。这样基于血缘关系和任人唯亲的文官制度对于国家的良性发展来说无疑是存在着巨大的危害。

这种基于国王的任命和各级政府高官推荐的文官选拔制度无疑是给英国的政府带来了巨大的麻烦。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之后,政府的各级官职依旧被贵族所垄断,从而使得买卖官职,结党营私,徇私舞弊竟成了当时英国官场的普遍现象。出身贵族的官员整日无所事事却可以饱食终日,并且在之后的仕途中还能够官运亨通。

真正有才华的平民却得不到施展的舞台,不仅很难得到官职而且晋升无望。因此造成了英国政府冗官居多,管理混乱,行政效率低下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在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政府官员的拙劣表现更是激发了英国国内的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自由资本主义者的抨击和反对,来自英国社会中下层的文官制度改革的呼声愈演愈烈,不得已英国政府开始进行文官制度的改革

二· 科举制度在西方的传播

中国的科举制度对于西方的影响最早可见的记载是葡萄牙人科鲁兹的《科鲁兹游记》在书中他详细的叙述了自己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见闻。他曾于1566年来到中国并且在1569年回国。

他的游记最早以葡萄牙转译为意大利文文本在威尼斯出版,随后又在伦敦以英文出版。在书中的239页到240页明确得指出了在中国的官员老爷们都是通过专门的学问考察得到社会地位的,并且略微叙述了中国的举人和进士等名词这本书在西方反响很大,引起了更多的当时的社会精英和政治改革家对于中国的官员选拔考试制度的兴趣。

随后的西班牙著名历史学家修道士刚则来兹再经过了多方资料的收集整理之后出版了《伟大中国之历史及其现状》一书,此书的第一卷第十四章详细的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就是所谓的“考取博士学位的考试,及其如何开始,如何的结束。”并且着重的记述了科举考试制度的自由竞争性原则委任官员的仪式和方法等。并且对于中国做出了极高的评价:“是个伟大的国家,在当今世界上,是当之无愧的政治秀良的头等国家”。此书一出又掀起了一股汉学热,大量的传教士和探险家前往中国一探究竟。并且频频不断的介绍中国特有的科举取士制度

在众多的传教士及其著作之中,最为出名的就是1615年在德国出版的《利玛窦日记》。利玛窦在中国生活了有28年之久,与其交往甚密的士大夫多达130多人,因此他也熟知中国的政治教育情况。在其日记之中不乏对于科举制度的溢美之词

除此之外还有迪亚戈神父的《忧郁病的分析》这本书抨击英国黑暗的官员选拔制度主张英国学习借鉴中国的先进制度。成为了十八九世纪启蒙资产阶级进行社会改革重要的理论来源。

这些书籍也影响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等热心的社会改革派的思想理论。随着思想界和新闻界关于中国科举制度理论的大肆传播在整个西欧都形成了一种学习中国科举制度改革本国政府文官制度的舆论潮流。在来自整个社会中下阶层和工业资产阶级的压力下,英国不得不开始进行文官制度的改革。

三· 英国的文官制度的改革

最早的英国文官制度改革始于1833年,议会规定对于每一个议会缺额进行四个人的选拔性考试,择优录取。随后又在1853年提出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在报告中详细的提出了现行文官制度的弊端,和一套解决方案。这被认为是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基础。

它确立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一,政府通过各级考试来选拔任命官员,各级官员必须通过严格的测试合格之后才可以接受任命。

第二,在平时也对现任的文职官员进行考察,根据当事人的工作成绩及勤奋程度给予晋升。

第三,文官分为低级和高级两类,对于能力和学历作出要求,即使是低级官吏也必须有中等以上的学历水平。

随后的英国内阁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各级官员的考试选拔开始面向全社会,更加的公开公正。

结语:

确立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官制度目的的初衷是为了限制王室的权力,提高政府的行政水平,从而进一步的增强的国家实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原先的文官制度弊端开始显现。正在此时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度的英国进行了政治改革,提高了行政效率,缓解了社会矛盾。

使得英国在进入十九世纪之后官员水平远远高于欧洲大陆上其他国家的水平。进而称霸世界成为了日不落帝国。

参考文献:

1.《世界近代史》

2.《世界通史》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4.《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

5.《中外文化交流史》

相关文章